“电视整机单线单小时产量突破300台,单小时总产量突破1400台,白班单日总产量突破13000台,单日总产量突破18000台……” 9月13日,多媒体制造与供应链管理中心绵阳制造分部(以下简称绵阳制造分部)捷报频传,创造智能工厂成立以来单日多项最高生产纪录。突破纪录的背后,是多媒体电视人团结一心、奋勇拼搏的足迹。 9月13日,捷报频传,续破生产纪录,这与绵阳制造分部每一个班组连日来的冲刺是分不开的。 HC3线班长瘐冬梅开心的笑了。该班组充分发挥员工集体智慧,群策群力,敞开渠道,及时采纳员工合理建议,发动全员提效增产;从人、机、料等维度提前预判生产瓶颈点,根据每日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安排,排除生产堵点;加强班前会宣贯,鼓舞士气,提倡快乐工作,让团队充满活力。多种措施,保证了本班的冲刺提量。 HC19线班长梁波也高兴地笑了。该班组利用午休、中途休息时间及时维护保养设备;采用一老带一新,从岗位重点细节入手,确保新员工及时上手工作,保证产量达成;积极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,及时排忧解惑,让团队员工更有归属感。大家团结一心,促进了该班的增产提效。 HC1线、HC18B线、入库班......每一个班组长都欣慰的笑了! 高产目标,是每一个班组需要绘制的一张大图,每一个班组都在大图上清晰定位了自己的坐标点;或是群策群力、合力攻坚,或是科学计划、提前预判,或是加班加点、争分夺秒……。每一个班组都瞄准目标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竭心尽力,千方百计地筑起一个个坚实的提效堡垒,确保冲刺增量和班组目标的达成。 提效的背后,更是每一名产线员工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齐奋进、共努力的身影。 HC19线员工陈容,是双职工家庭,丈夫蒋龙在HC2线工作,家里孩子需要人接送。为避免请假影响工作,夫妻二人商量后,采用错开白夜班的方式,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兼顾家庭,为提效增量贡献小家庭的力量。 HC3线员工刘金菊,奉行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理念,每当同事工作遇到棘手问题时,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,或传授经验、释疑解难,或手把手训教,耐心传帮带,或亲上岗位,帮忙处理突发问题,等等。她为产线的增产贡献了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。 HC3线员工员工杨松会,深知生产线要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整条线,因此,当上下节点岗位出现异常时,她不等不靠,立即伸出援手帮助相关人员共同解决,确保产线始终保持通畅,为保证产线实现增产目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 这些,只是产线员工努力拼搏的缩影,在提效增产的过程中,绵阳制造分部的每一名产线员工就像夜空中的一颗颗星星,在各自岗位上为实现高产目标发挥着光与亮。 为确保提效增量,绵阳制造分部上下联动、多措并举。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全体党员干部引领示范,冲锋在前。解决提效增产瓶颈点,党员干部干在最前沿;最苦最累的岗位,站出来的是干部、党员;异常问题现场,第一个出现的是党员;加班加点,最后离开的还是干部、党员:部门每天最后下班的是支部书记、分部部长唐勇,每条产线最后下班的是班长、党员。 生产计划作为重中之重,由部门领导亲自挂帅,多次牵头召开专题会议,反复磋商问题点,充分论证可行性,千方百计确定以经济型排产、快速转产为目标导向的生产计划,竭力从计划角度保证生产效率和产量的达成。 运用长期以来积累的工作经验,针对异常情况和瓶颈点进行专门梳理,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方案。当异常情况或瓶颈点出现时,立即启动事先拟定的应对方案,并执行方案中拟定的措施,且每一事项均有责任人,确保异常情况和瓶颈点的及时排除,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。 加强工程技术、设备维修对产线的保障支撑。相关人员事先介入,提前梳理工艺、设备等方面的通病问题;事中及时跟踪,问题突发时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排堵;事后巩固,每日生产结束后及时总结,确保产线始终保持在高效运转状态。 今年以来,绵阳制造分部还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团队建设,进一步加强了领导与员工、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、沟通,同时分部党、政、工、团组织更加关心、关爱员工,为大家办实事,为困难员工排忧解难,努力让每一名员工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,提升了团队的向心力、凝聚力,进一步增强了绵阳制造分部的团队战斗力,为分部提效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 捷报频传的背后,是一群勤劳的多媒体电视人在一起拼、是一群可爱的电视人在一起赢!同心共创长虹电视人更加美好的未来!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